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 职业资格证书 |
交通运输大类 (70) |
道路运输类(7002) |
汽车修理与维护 (8011) |
汽车修理工 4120101 |
汽车销售、汽车钣喷、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美容装潢 | 汽车维修工 |
课程名称 | 课程概况 | |||||||||||
思想政治 |
学科核心 素养 |
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课程目标 |
1.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3.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6.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主要内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6 | 36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8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8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6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 6 | |||||||||||
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 | 2 | |||||||||||
教学要求 |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
课程目标 |
1.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3.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4.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
|||||||||||
主要内容 | 时代导航 生涯筑梦 | 4 | 36 | |||||||||
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 | 8 | |||||||||||
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 | 4 | |||||||||||
和谐交往 快乐生活 | 8 | |||||||||||
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 | 6 | |||||||||||
规划生涯 放飞理想 | 6 | |||||||||||
教学要求 | 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 |||||||||||
哲学与人生 | ||||||||||||
课程目标 | 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 |||||||||||
主要内容 |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 8 | 36 | |||||||||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 | 10 | |||||||||||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 | 8 | |||||||||||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10 | |||||||||||
教学要求 | 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
课程目标 |
1.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 2.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 3.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4.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5.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6.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7.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
|||||||||||
主要内容 | 感悟道德力量 | 6 | 36 | |||||||||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 8 | |||||||||||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 4 |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4 | |||||||||||
维护宪法尊严 | 4 | |||||||||||
遵循法律规范 | 10 | |||||||||||
教学要求 | 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 |||||||||||
语文 |
学科核心 素养 |
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 | ||||||||||
课程目标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专题1:语感与语言习得 | 200 | 443 | ||||||||
专题2:中外文学作品选读 | ||||||||||||
专题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 ||||||||||||
专题4:古代诗文选读 | ||||||||||||
专题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 | ||||||||||||
专题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 ||||||||||||
专题7: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
专题8: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 ||||||||||||
职业模块 | 专题1: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 | 200 | ||||||||||
专题2: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 | ||||||||||||
专题3:微写作 | ||||||||||||
专题4:科普作品选读 | ||||||||||||
拓展模块 | 专题1: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43 | ||||||||||
专题2:古代科技著述选读 | ||||||||||||
专题3:中外文学作品研读 | ||||||||||||
教学要求 |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深刻领会并树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加强模块间的衔接与整合,与课程发展同步提高课程开发设计等专业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化关键能力培养,加强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或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采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组织形式,要打破时空与学科界限,有意识地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和配合,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创设与行业企业相近的教学情境,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多种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改善师生的互动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思考和探寻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
|||||||||||
数学 |
学科核心 素养 |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 ||||||||||
课程目标 |
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排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基础知识 | 200 | 443 | ||||||||
函数 | ||||||||||||
几何与代数 | ||||||||||||
概率与统计 | ||||||||||||
拓展模块一 | 基础知识 | 200 | ||||||||||
函数 | ||||||||||||
几何与代数 | ||||||||||||
概率与统计 | ||||||||||||
拓展模块二 | 专题与案例 | 43 | ||||||||||
教学要求 |
1.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深刻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育人价值,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上。 2.突出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教师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和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采取低起点、重衔接、小梯度的教学策略。 3.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专业课程和职业应用的联系,创设或选择关联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选择或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重视利用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
|||||||||||
英语 |
学科核心 素养 |
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自主学习 | ||||||||||
课程目标 |
1.职场语言沟通目标: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2.思维差异感知目标: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能理解英语在逻辑论证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在了解中西思维差异的基础上,能客观对待不同观点,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3.跨文化理解目标: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4.自主学习目标: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有效规划个人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能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自我与他人 | 200 | 443 | ||||||||
学习与生活 | ||||||||||||
社会交往 | ||||||||||||
社会服务 | ||||||||||||
历史与文化 | ||||||||||||
科学与技术 | ||||||||||||
自然与环境 | ||||||||||||
可持续发展 | ||||||||||||
职业模块 | 求职应聘 | 200 | ||||||||||
职场礼仪 | ||||||||||||
职场服务 | ||||||||||||
设备操作 | ||||||||||||
技术应用 | ||||||||||||
职场安全 | ||||||||||||
危机应对 | ||||||||||||
职业规划 | ||||||||||||
拓展模块 | 自我发展 | 43 | ||||||||||
技术创新 | ||||||||||||
环境保护 | ||||||||||||
教学要求 |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形成对外国优秀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认识,拓展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深刻领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和任务,开展活动导向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真是问题与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效整合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有意识加强英语课程与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活的联系,探索融合的教学新模式,重视学生语言实践英语能力培养。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深度融合,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开展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 |
|||||||||||
信息技术 |
学科核心 素养 |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 ||||||||||
课程目标 |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 90 | 108 | ||||||||
网络应用 | ||||||||||||
图文编辑 | ||||||||||||
数据处理 | ||||||||||||
程序设计入门 | ||||||||||||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 ||||||||||||
信息安全基础 | ||||||||||||
人工智能初步 | ||||||||||||
拓展模块 | 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 | 18 | ||||||||||
小型网络系统搭建 | ||||||||||||
实用图册制作 | ||||||||||||
三维数字模型绘制 | ||||||||||||
数据报表编制 | ||||||||||||
数字媒体创意 | ||||||||||||
演示文稿制作 | ||||||||||||
个人网店开设 | ||||||||||||
信息安全保护 | ||||||||||||
机器人操作 | ||||||||||||
教学要求 |
1.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要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将问题与技术融合关联,找出解决方案,提炼计算思维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将其作为实施项目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验证、反馈调整、逐步形成计算思维,不断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2.立足岗位需求,培养信息能力。结合学生专业,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以实践项目为引领,以典型任务为驱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引导学生关联信息技术与职业知识,掌握岗位和任务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 3.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基础模块打好信息素养基础,分层实施知识性教学,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拓展模块强化职业岗位情境中的实践技能训练,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关的职业任务,培养所需的综合与迁移能力。 4.创设数字化学习情境,强化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理念,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情境,有机融合各种教学要素,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与诊断分析,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实践,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动。 |
|||||||||||
历史 |
学科核心 素养 |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 ||||||||||
课程目标 |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释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在认识现实社会或职业问题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尝试搜集、整理、运用可信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现实问题。 4.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解释加以评析;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解释;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判现实社会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5.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认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民族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并认同中华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良好职业精神,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中国历史 | 72 | 72 | ||||||||
世界历史 | ||||||||||||
拓展模块 | 自主开发 | |||||||||||
教学要求 |
1.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既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专门培养,也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以科学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 2.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做中教、做中学,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教师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境,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教师实时、动态监测与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提供及时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
艺术 |
学科核心 素养 |
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 | ||||||||||
课程目标 |
1.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 2.结合艺术情境,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 4.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音乐鉴赏与实践 | 18 | 36 | ||||||||
美术鉴赏与实践 | ||||||||||||
拓展模块 | 歌唱、演奏、舞蹈、设计、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工艺、戏剧、影视、其它 | 18 | ||||||||||
教学要求 |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正确把握课程性质与任务、目标与内涵,认识到四项学科核心素养既独立又融通,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教师要结合学情,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单项核心素养培养,也注重综合培育。 2.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基础模块重视知识积累,丰富审美体验,加深艺术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艺术鉴赏与实践能力,服务终身发展。拓展模块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激发兴趣,提升艺术潜能。 3.遵循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拓展时空,丰富手段,优化课题教学,提升教学成效。 4.积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
|||||||||||
体育与 健康 |
学科核心素养 |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 | ||||||||||
课程目标 |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 |||||||||||
主要内容 | 基础模块 | 体能 | 54 | 206 | ||||||||
健康教育 | ||||||||||||
拓展模块一 | 限选2项运动技能 | 90 | ||||||||||
拓展模块二 | 任选(学校自主确定) | 62 | ||||||||||
教学要求 |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的培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体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精髓和内容,将体育教学过程变为目标、内容和方法有机融合的综合教学过程。 2.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教师应加强运动技能形成的学理研究,具有难度递进的意识,优化设计运动技能模块的教学过程。要研究在技能教学中渗透学习知识或原理的方法,探索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方法。保证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3.把握课程结构,注重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师要把体育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项目模块选修、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等方法,因材施教,力争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掌握并运用各项体育素质的基本原理和练习方法,采用多样方式进行体能教学。要根据所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和拓展学生对健康的认知。 4.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体能教学实践的针对性。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质现状,采用多种锻炼方法,提升学生体能,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体能锻炼效果和改进计划。讨论研究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职业安全等主题。 5.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创设多元化情境,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深入学习,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学习。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
|||||||||||
劳动专题 教育 |
基本理念 | 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 | ||||||||||
课程目标 |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
|||||||||||
主要内容 |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1.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2.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3.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
|||||||||||
教学要求 |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2.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 3.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
|||||||||||
合计 | 1895 | |||||||||||
说明 |
1.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教育,学校将通过专题讲座或活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军训)中,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精心组织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并与德育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纳入学生管理和共青团的工作范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利用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时段进行,每学期保证6课时以上。 4.劳动专题教育共计18课时,编制专门计划,与实践课程同步完成。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汽车文化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准确辨认各车系的商标,能叙述出各车标的含义及历史演变。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汽车发展过程,汽车产业现状、汽车品牌、汽车变革历程等。 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汽车行业从诞生到发展至今的变革历程。 |
36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了解常用传动机构的构造、原理和液压传动相关知识;掌握汽车中常见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正确识读汽车零件图。能理解汽车各连接、定位等零部件的作用、类型和失效形式;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剖视图、断面图等;能对汽车典型零部件进行拆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认识汽车机械,汽车机械图纸,汽车支出部件、连接件,常用机构,机械、液、气压传动等。 教学要求:运用教室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汽车各个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备识读汽车零件图的能力。 |
206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能描述发动机工作原理、理解发动机各项参数和指标,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传统汽车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结构与功用;能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发动机各机构系统的拆装工作;能完成汽车初级维修工考核的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任务;能独立思和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提升综合素质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认识发动机整体结构,能对发动机气缸盖、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曲柄连杆机构、正时链条、油泵总成、节温器等进行拆装和检测。 教学要求:能使学生对各拆装检测项目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能对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进行较为熟练的拆装 |
206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能描述汽车传动系、行驶系、制动系、转向系的基本结构及组成和各总成之间的装配关系、基本结构及组成;能对底盘各系统的拆装选择合理的工具和安全规范的操作步骤,能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汽车传动系、行驶系、制动系、转向系拆装。 教学要求:能使学生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进行基本的理解,能掌握各系统的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能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拆装。 |
206 |
5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能使学生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状态,能分别对电阻、电压、电流进行识别、分析和测量;能掌握欧姆定律和负债的连接方式,能对电功率进行计算和电流磁场进行判定。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能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状态,能对电阻进行识别和测量,会运用欧姆定律,能对电能和电功率进行分析。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能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查和链接。能具备一定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
134 |
6 | 汽车定期维护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性能指标,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进行汽车的一级、二级保养,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掌握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能初步分析汽车基本结构;能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整,能完成汽车5000km以内的各级维护;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能对汽车维护保养进行独立操作,具备基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
106 |
合计 | 894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
通过本方向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具备正确使用钣金修复的工器具和穿戴防护用品的能力,能正确描述各工具设备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具备一定的手工成型能力和对汽车易损部件的拆装能力。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钣金工具的安全使用,外形修复机、气体保护焊、塑料钎焊的熟练使用。 教学要求:是学生在汽车外形修复时,能快速选择合理的修复工具。能使用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较高质量的焊接。能使用外形修复机进行汽车覆盖件进行修复。能对汽车覆盖件进行更换。 |
72 |
2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通过本方向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汽车、机动三轮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性能指标,熟悉发动机各组成零件所处位置,了解部分电器系统的组成和所处位置。培养爱农助农情怀,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提高岗位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汽车、机动三轮车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具备查阅维修手册,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故障排除。 教学要求:主要教授汽车、机动三轮车发动机及底盘各系统组成及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解决常见简单故障的检查与排除。培养学生的岗位质量、安全意识,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 |
72 |
3 | 汽车喷涂技术 | 通过本方向必修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熟悉底漆喷涂知识和喷涂整个涂装面的具体流程。能掌握金属和非金属表面的喷涂预处理,喷涂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工位布置方法,能独立对损伤评估和喷涂修复。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刮涂原子灰的前、后期处理,喷涂底漆、色漆、清漆等内容。 教学要求:让学生能熟练的对汽车底材进行处理,能熟练的打磨出损伤区域的羽状边,通过模拟喷涂设备的练习,能对实车进行底漆、色漆和清漆的喷涂和后期的打蜡抛光处理。 |
72 |
合计 | 216 |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专业核心课 | 1 | 汽车文化 | 36 | 18 | 18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206 | 108 | 98 |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206 | 36 | 170 |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206 | 36 | 170 | |
5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134 | 36 | 98 | |
6 | 汽车定期维护 | 106 | 34 | 72 | |
专业方向课 | 7 |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 72 | 0 | 72 |
8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72 | 0 | 72 | |
9 | 汽车喷涂技术 | 72 | 0 | 72 | |
专业选修课 | 10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72 | 36 | 36 |
11 | 汽车美容 | 134 | 18 | 116 | |
12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 | 134 | 36 | 98 | |
合计 | 1424 | 358 | 1092 |
序号 | 实践课类型 | 实践学时数 | 占比 |
1 | 认知实习 | 36 | 0.97% |
2 | 跟岗实习 | 180 | 4.86% |
3 | 顶岗实习 | 600 | 16.19% |
4 | 理实一体课程 | 1092 | 29.47% |
合计 | 1908 | 51.50%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 学时 |
1 |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主要内容:包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教学要求: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
18 |
2 | 职业素养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对职业意识的认知,陶冶学生的职业意识情感,磨练学生的职业意志,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使综合职业素养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
主要内容:职业理想(兴趣、志向、意志力);职业道德(敬业、诚信、尊重);职业意识(集体意识、学习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职业精神(合作、奉献、创新);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语言、职业形象礼仪、职业行为)。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模拟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体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适应岗位需求。开展校内创业体验和自主管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能力,培养责任心。 |
36 |
合计 | 54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通过本课程的选修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汽车保险市场,掌握汽车保险产品业务的办理流程,了解各保险内容,能对保险金额进行计算。具备基本的业务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主要内容:掌握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了解汽车保险理赔的基本流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和保险合同法、交通事故安全法等。 教学要求:能使学生掌握汽车保险理赔的基本流程,能理解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规,具备基本的交通安全意识。 |
72 |
2 | 汽车美容 | 通过本选修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汽车污垢清理的各种方法,掌握防治汽车腐蚀的知识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清洗的整个流程和表面清洗、美容方法,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教授车辆的清洗、配光、打蜡等业务,让学生理解汽车美容的工作内容,掌握各美容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 教学要求:能让学生会洗车,清楚洗车流程及注意事项。会基本的抛光打蜡操作。做到学生人人动手,个个过关。 |
134 |
3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车企概况。熟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完整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整个流程;能掌握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防护规范,专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护和保养。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已经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现状。新能源汽车的保养维护特点,能对电动汽车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能针对问题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收集,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习惯。 |
134 |
合计 | 340 |
内容 周数 学年 |
教学与校内实训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岗位认知实习 | 专业集训 | 跟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复习考试 | 机动 | 假期 | 全年周数 |
一 | 36 | 1 | 1 | 1 | 1 | 12 | 52 | |||
二 | 36 | 2 | 1 | 1 | 12 | 52 | ||||
三 | 31 | 1 | 1 | 5 | 45 | |||||
周数合计 | 103 | 1 | 1 | 2 | 3 | 3 | 29 | 149 | ||
各项总学时数 | 3399 | 30 | 36 | 60 | 180 | 600 | 90 | 90 | ||
三年学时总数 | 3705 |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课程 代码 |
学分 | 学时 | 开设学期(周课时) |
考核 方式 |
学时 比例 |
||||||
1期 | 2期 | 3期 | 4期 | 5期 | 6期 |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000001 | 2 | 36 | 2 | 考试 | 51.15% | ||||||
必修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000002 | 2 | 36 | 2 | 考试 | ||||||||
必修 | 哲学与人生 | 000003 | 2 | 36 | 2 | 考试 | ||||||||
必修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000004 | 2 | 36 | 2 | 考试 | ||||||||
必修 | 语文 | 000005 | 24 | 443 | 4 | 4 | 4 | 4 | 5 | 5 | 考试 | |||
必修 | 数学 | 000006 | 24 | 443 | 4 | 4 | 4 | 4 | 5 | 5 | 考试 | |||
必修 | 英语 | 000007 | 24 | 443 | 4 | 4 | 4 | 4 | 5 | 5 | 考试 | |||
必修 | 信息技术 | 000008 | 6 | 108 | 2 | 2 | 2 | 考查 | ||||||
必修 | 体育与健康 | 000009 | 12 | 206 | 2 | 2 | 2 | 2 | 2 | 2 | 考查 | |||
必修 | 历史 | 000010 | 4 | 72 | 2 | 2 | 考试 | |||||||
必修 | 艺术 | 000011 | 2 | 36 | 1 | 1 | 考试 | |||||||
必修 | 劳动教育 | 000014 | 考查 | |||||||||||
合计 | 104 | 1895 | 21 | 21 | 18 | 16 | 17 | 17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 核心课 |
必修 | 汽车文化 | 082501 | 2 | 36 | 2 | 考试 | 24.13% | |||||
必修 | 汽车机械基础 | 082502 | 12 | 206 | 2 | 2 | 2 | 2 | 2 | 2 | 考试 | |||
必修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082503 | 12 | 206 | 2 | 2 | 2 | 2 | 2 | 2 | 考试 | |||
必修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082504 | 12 | 206 | 2 | 2 | 2 | 2 | 2 | 2 | 考试 | |||
必修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082505 | 7 | 134 | 2 | 2 | 2 | 2 | 考试 | |||||
必修 | 汽车定期维护 | 082506 | 6 | 106 | 1 | 2 | 4 | 考试 | ||||||
小计 | 51 | 894 | 8 | 6 | 8 | 9 | 10 | 12 | ||||||
专业 技能课 |
必修 |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 082512 | 4 | 72 | 2 | 2 | 考查 | 5.83% | |||||
必修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082513 | 4 | 72 | 1 | 1 | 1 | 1 | 考查 | |||||
必修 | 汽车喷涂技术 | 082514 | 4 | 72 | 1 | 1 | 1 | 1 | 考查 | |||||
小计 | 12 | 216 | 2 | 4 | 2 | 2 | 2 | 0 | ||||||
专业 实践课 |
必修 | 认知实习 | 2 | 36 | 考查 | 8.26% | ||||||||
必修 | 跟岗实习 | 10 | 180 | 考查 | ||||||||||
必修 | 顶岗实习 | 33 | 600 | 考查 | ||||||||||
小计 | 17 | 306 | ||||||||||||
合计 | 80 | 1416 | 10 | 10 | 10 | 11 | 12 | 12 | ||||||
选 修 课 |
素养 选修课 |
限选 | 中华优秀文化 | 000015 | 1 | 18 | 1 | 考查 | 10.5% | |||||
限选 | 职业素养 | 000016 | 2 | 36 | 2 | 考查 | ||||||||
小计 | 3 | 54 | 0 | 0 | 1 | 2 | 0 | 0 | ||||||
专业 选修课 |
限选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082521 | 4 | 72 | 2 | 2 | 考查 | ||||||
限选 | 汽车美容 | 082522 | 8 | 134 | 2 | 2 | 2 | 2 | 考查 | |||||
限选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测 | 082511 | 8 | 134 | 2 | 2 | 2 | 2 | 考查 | |||||
小计 | 20 | 340 | 2 | 2 | 4 | 4 | 4 | 4 | ||||||
合计 | 23 | 394 | 2 | 2 | 5 | 6 | 4 | 4 | ||||||
总计 | 235 | 3705 | 33 | 33 | 33 | 33 | 33 | 33 | 100% |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民族 | 学历 | 任教学科 | 职称 |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
1 | 卿果君 | 38 | 女 | 汉 | 本科 | 汽车机械基础 | 一级教师 | 数控车工高级 |
2 | 曾祥俊 | 34 | 女 | 汉 | 本科 | 汽车文化 | 二级教师 | 数控车工高级 |
3 | 赵 丹 | 35 | 女 | 汉 | 本科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二级教师 | 无线电装接工高级 |
4 | 王治东 | 36 | 男 | 汉 | 本科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二级教师 | 无线电装接工高级 |
5 | 彭长生 | 34 | 男 | 汉 | 本科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一级教师 | 车工高级 |
6 | 徐梦洋 | 31 | 男 | 汉 | 本科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 | 二级教师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7 | 黄蜀青 | 25 | 男 | 汉 | 大专 | 汽车定期维护、实训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
8 | 陈 伟 | 36 | 男 | 汉 | 大专 | 汽车喷涂技术、实训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
9 | 石声午 | 42 | 男 | 汉 | 本科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高级教师 | 钳工中级 |
10 | 杨光勇 | 36 | 男 | 汉 | 本科 | 汽车文化 | 二级教师 | 数控车工技师 |
11 | 罗家利 | 34 | 女 | 汉 | 本科 | 汽车机械基础 | 二级教师 | 数控车工高级 |
12 | 李洁丽 | 35 | 女 | 汉 | 本科 | 汽车文化 | 二级教师 | 数控车工高级 |
13 | 张安燕 | 36 | 女 | 汉 | 本科 | 汽车电工电子、实训 | 二级教师 | 无线电装接工高级 |
14 | 郭仕南 | 24 | 男 | 汉 | 大专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实训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
15 | 黄 浩 | 23 | 男 | 汉 | 大专 | 实训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 |
1 | 新能源汽修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 交互平板一体机1台,汽车维修虚拟仿真教学软件1套,纯电动轿车一站式成套设备1套,充电桩2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实训台1台,BMS管理与驱动系统实训台1台,变速器拆装实训台1台,驱动电机控制实训台1台,变压电池组解剖实训台1台,各类专用工具若干。 |
2 | 汽车智慧教育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 教师智慧实训示范系统1套,学生分组实训系统1套,互动直播教学系统1套,发动机与变速器实训系统1台,汽车ABS/EBD/BAS实训系统1台,电动式助力转向实训系统1台,汽车空调实训系统1台,汽车车身与电气实训系统1台,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台1台,变速器拆装与检测实训台1台。 |
3 | 汽车模型示教板实训室 | 桑塔纳2000轿车模型1台,奥迪A6汽车模型1台,桑塔纳2000轿车示教器。 |
4 | 汽车电器维修实训室 | 帕萨特自动空调实训台1台,捷达手动空调实训台1台,桑塔纳全车电器接线考核实训台1台,汽车电子节气门系统示教板1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示教板1台,时代超人发动机电控系统示教板1台。 |
5 |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 | 大众时代超人发动机实训台1台,大众帕萨特1.8T发动机实训台1台,大众捷达春天发动机实训台1台,本田雅阁VTEC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实训台1台,丰田8A发动机实训台1台,丰田花冠1NZ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实训台1台,别克凯越发动机实训台1台。 |
6 | 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拆装实训室 | 大众时代超人发动机拆装翻转机1套,捷达ATK发动机拆装翻转机1套,本田雅阁发动机拆装翻转机1套,丰田自动变速器拆装翻转架1套,配套拆装工具、测量工具若干。 |
7 | 汽车模拟驾驶实训室 | 汽车驾驶模拟训练设备10台。 |
8 | 汽车模拟喷涂实训室 | 汽车模拟喷涂训练设备1套 |
9 | 汽车机电维修服务部 | 世达举升机1台,空气压缩机1台,扒胎机1台,汽车机电维修工器具若干。 |
10 | 汽车喷涂实训服务部 | 烤漆房1套,底漆喷枪若干,面漆喷枪若干。 |
11 | 汽车钣金维修服务部 | 世达举升机1台,车门支架2台,空气压缩机1台,汽车外形修复剂2台,电阻焊机1台,无尘干磨机2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2台,钣金维修工器具若干。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 |
1 | 机电维修服务部 | 大众捷达整车1台,离合器示教台1台,手动变速箱1台,自动变速器透明模型1台,汽缸盖总成2套百分表等(一体化集成工量具),世达扒胎机1台,扩胎机1台,动平衡机1台,举升机1台,空气压缩机1台 |
2 | 新能源汽修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 2018款吉利帝豪EV450进取版1台 |
3 | 汽车智慧教育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 吉利帝豪EV450模拟教学软件,包括:①纯电动汽车虚拟故障诊断(吉利帝豪EV450)。②纯电动汽车虚拟拆装(吉利帝豪EV450)。③纯电动汽车虚拟维护保养(吉利帝豪EV450)。 |
序 号 | 教 材 | 主 编 | 出版社 |
1 | 汽车文化 | 陈礁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何向东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单立新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占百春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5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刘建平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6 | 汽车定期维护 | 陆松波 | 交通运输出版社 |
7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测 | 陈社会 | 交通运输出版社 |
8 |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 华德余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9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杨永先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10 | 汽车喷涂技术 | 易建红 | 交通运输出版社 |
11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荆叶平 | 交通运输出版社 |
12 | 汽车美容 | 赵俊山 | 交通运输出版社 |
序号 | 证书名称 | 证书等级 | 免修课程(代码) | 免修学分 |
1 | 汽车维修工 | 中级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4 |
序号 | 竞赛名称 | 获奖等级 | 免修课程(代码) | 免修学分 |
1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级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测 | 8 |
2 | 汽车营销 | 省级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4 |
3 | 汽车机电维修 | 省级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4 |
4 | 汽车车身修复 | 省级 |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 4 |
5 | 汽车车身涂装 | 省级 | 汽车喷涂技术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