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形体、礼仪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许多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突出中等职业教学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形体、礼仪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求.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我国作为具有5000 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当今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职场中,对专门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的形体、礼仪尤为重要,形体、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日益受到重视。
一 中职学校实施礼仪教育的背景及目的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密切,对中初级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作为培养中、初级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文明礼仪行为的缺失:有不少同学任性散漫, 唯我独尊,在与教师、同学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对如何尊老爱幼,如何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如何着装,如何待客做客,如何遵守社会公德,如何讲文明、懂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而当今中等职业教育往往更专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中职生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导致中职生综合素质较差,在人才市场中无竞争力,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普通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成了中职学校的一项迫切的德育任务。
二 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具体做法
1. 学校成立专门的学生礼仪社团。
在全校学生中选拔身高形象素质俱佳的学生成立学校专门的礼仪社团。把礼仪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结合起来,每个星期定点定时培训学生。把礼仪常规训练内容具体化。在课堂上,学生们从最基本的礼仪知识学起,比如见面相互问候、 进屋先敲门、给别人造成不便主动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当学生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礼仪知识后,再逐步传授人际交往和言谈举止的必要知识。通过一些严格的礼仪教育训练活动,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并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从而提高礼仪修养。
2. 寓礼仪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学校组织“文明礼仪伴我行”相关活动,如唱歌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从情感体验入手,创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趣味浓郁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
3、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礼仪实践活动
礼仪教育除了教师的示范与校园礼仪文化的熏陶外,更要强调礼仪队课外礼仪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如带领礼仪队的学生去企业、商场等单位参观学习,充分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不同行业的职业规范, 感受礼仪之美;通过去养老院慰问、到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礼仪的内涵和形式,切实感受礼仪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选派学生参与大型会议及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用出色的礼仪服务展示自己,服务社会。 通过形式多样的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文明礼仪内化成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
三.探索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方法和有效途径
中职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如何使中职生在有限的中职学习的三年时间内,提升个人文明礼仪修养,需要职校及教师积极思考、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方法和有效途径。
1、利用校园相关平台,加大礼仪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目前,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这有助于学校的内涵建设、增强职校的吸引力,同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有效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渐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一是利用艺术长廊、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等平台传播礼仪文化。
2.大力推广校园礼仪活动
大力推广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演讲、竞赛、辩论、征文活动,开办人文素质讲座等,将礼仪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礼仪文化的传播和具体的场所礼仪教育,使中职校园里充满了礼仪气息,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促进学生礼仪自觉意识的形成。
通过学校礼仪社团的实践探索,在平日的训练和大量的实践演练,深化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个人的自信心,给全校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也展示了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我们应不断加强中职学校的礼仪教育,丰富校园礼仪文化,让端正的礼仪之风成为学生走向职业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