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教师雁阵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傅洪成名师工作室王伦万工作站2022年第一次线上全体会议
9月19日下午,王伦万工作站组织全体成员参加了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一次线上全体会议。
工作室课题组组长李勇生对工作室课题研究工作做了说明和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作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项目式学习及设计探析》专题讲座。
工作室领衔人傅洪成解读了《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
工作室领衔人傅洪成做了专题讲座《提升中职生学科核心素养,初探中职语文项目式教学》,并布置了近期工作。
王伦万工作站全体成员王伦万、杨辉、张译元、李秋梅、易伟、王欣、张梓杨参加了线上会议。
工作室课题组组长李勇生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项目式学习及设计探析》专题讲座中,先分析了项目式黄金标准、黄金标准与语文课标,寻求项目式课堂文化的内核;分析了在新课标引领下,项目式教学如何更好的服务于课标,并就开展项目设计实践、推进项目式的思考进行了解析。李老师明确指出,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项目式PBL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面对突破传统的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应时而变。
工作室领衔人傅洪成解读了《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傅老师就工作室发展定位、工作室发展目标、工作室发展任务、工作室主要工作思路与工作举措、榜单任务、工作室预期成果等六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傅老师提出工作室发展目标是铸造“培养未来教育名师、凝练教师教学模式、推广教学成果、集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四大平台”;构建和探索教师培养的“雁阵”模式,形成“雁阵效应”;落实“三教”改革。三年规划给全体成员厘清了思路举措、榜单任务、预期成效,统一了认识,凝聚了共识,明晰了方向,找准了路径。
工作室领衔人傅洪成在专题讲座《提升中职生学科核心素养,初探中职语文项目式教学》中,对比了项目式教学与专题教学的异同,解析了项目式课程设计的六个步骤,给全体学员以启发的同时给予了具体路径的指导,可操作性强。
本次全体会议,项目式教学在中职语文学科中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王伦万工作站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家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有了全新的理解。大家积极研讨《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纷纷表示将会以规划为引领,以“培育雁阵精神,赋能发展团队”为理念,以“生动语文,职教特色”为教学主张,以“聚焦核心素养,实践项目教学”为工作主题,“以傅彩课堂”为抓手,积极参与到提升专业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实践中,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附:杨辉老师研修体会
开放的语文,展开的课堂
——参加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一次线上全体会议有感
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王伦万工作站 杨辉
9月19日下午,王伦万工作站组织全体成员参加了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一次线上全体会议。
工作室课题组组长李勇生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项目式学习及设计探析》专题讲座中,明确指出,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项目式PBL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面对突破传统的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应时而变。
工作室领衔人傅洪成在专题讲座《提升中职生学科核心素养,初探中职语文项目式教学》中,对比了项目式教学与专题教学的异同,解析了项目式课程设计的六个步骤,给全体学员以启发的同时给予了具体路径的指导,可操作性强。
本次全体会议,我深受启发,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项目式教学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
从引入STEAM教育理念,到如今项目式教学(PBL),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进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课程不再是确定个性的产品,而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塑造学生,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自省,自我矫正和肯定。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的理论中解脱出来,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也就是说教师应由教育的主宰者、操纵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励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体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能力的实践者,从而建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讲求师生平等民主。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项目式教学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些教师习惯于“书为教而教”,依凯洛夫五步教学法亦步亦趋,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说,方法陈旧、保守,这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项目式教学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并享受学习的过程,进而获得知识与提升能力。课堂教学应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质量为生命,以发展为主旨。”这是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有人说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个“充分发挥”就为教师讲深讲透提供了依据。课堂上教师大讲特讲,占去了大量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没有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多,训练和发展的目标得不到实现。对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执教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标定,在自己心中给每个学生贴上标签,如聪明或迟钝、品行良好或品行不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或农民家庭出身等,这样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影响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行为表现。教师只有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才真正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语文课堂要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场所,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展现的空间,打开学生创造的思维,使他们能随心所欲,尽情发挥,尽情创造。
教师必须从高高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式的微笑,去促进他们探究学习。
教师应从参考书中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寻求答案,而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以最大限度的民主,让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充满活力。
四川省傅洪成名师工作室聚集了很多教坛高手,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学习好很多东西,我会珍惜每一次活动,积极提升个人素养,在工作室的雁阵精神引领下,开放语文、展开课堂,积极探索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王伦万工作站供稿 杨辉拟稿)